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欢迎您! 咨询投诉举报电话:12315 “地条钢”举报热线电话:12315 收藏市监 | 政务邮箱 | 无障碍 | 适老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市场监管专题>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2019年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3-30 10:20   访问量:

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践行“守住底线、营造环境、规范竞争、提升质量、促进发展”工作思路,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实现了机构改革顺利落地、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良好开局。

一、2019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2019五项工作全国率先:签发全国首张线上跨省办理的电子营业执照。全国首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区高分通过总局验收。获批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试点。设立运作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在全国率先开展电梯监管改革工作试点。两项工作获总局肯定:“好活”共享优选创客工商注册系统被总局专题呈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菁华英才教育培训中心案入选总局“守护消费”暨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六项数据全省第一:新增市场主体43.83万户(累计达189.06万户),新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57项,获2018年省质量奖企业1家、省质量管理优秀奖企业3家,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32项,食品千人抽检率达7.48批次,均居全省首位。三项工作受省级表彰:“放管服”改革工作成绩突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彰。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机构改革高质量完成,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建立运行。在新一轮市级机构改革中,市市场监管局整合力度最大、涉及人员最多、工作任务最重。全局上下按照市委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工作。改革进程“快”。搬迁挂牌、转隶组建、“三定”制定、定岗任职,各个节点时间提前、工作超前,充分体现了新班子把握大局、战略决策、协调运作的能力。保障工作“细”。在办公场所搬迁、办公用房调整、办公设施配备等方面,以“精心、用心、细心”贯穿整个过程。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市局34名处室主要负责人、18名市场监管稽查专员、148名其他干部的调配工作和57名干部的转隶工作平稳到位。机构设置“优”。对职能进行整合优化,市局内设机构数在全国地级市中位于前列,各项职能在改革中充实、优化、提升。人员融合注重加强原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岗位交流,努力营造“尊重、欣赏、理解、包容”的团队氛围,干部队伍加快由人合事合走向心合力合,各项工作衔接紧密、运转良好。制度体系“全”。出台19项基本管理制度,已初步形成了一类制度“管总”、二类制度“扩面”、三类制度“抓细”的制度框架,构成了具有苏州市场监管特色的制度体系。同时,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也都顺利完成了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

二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证照分离”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工业产品许可“瘦身”,省委托5类工业产品100%实施“先证后核”或“告知承诺”制,许可期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推进食品许可改革,新开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期限从2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12个、5个工作日,对部分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探索“公开承诺”“先证后查”管理,试点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推进微型餐饮“审批改备案”,累计办理备案3665家。简化计量校准机构备案程序,精简备案材料,推行计量校准机构自我公开声明。政务服务效能大力提升。全面实施“不见面审批”,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网上申请、在线办理、快递送达”。整合优化驻政务中心窗口,95%以上进驻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 办) 理。推进审批流程标准化建设,推行“容缺受理”。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试点,推广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领、注销长三角 “一网通办”,在省内率先实现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加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梳理抽查事项清单2672项,分解下发省局明确的10246户抽查任务,完成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流程整合,联合开展对6904家投融资服务类企业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梳理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权力1186项,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划转。探索开展信用修复工作,落实黑名单管理制度,全年办理经营异常名录列入68140户次,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33027户次,帮助18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企惠企政策精准有效。综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在扶持民营经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领域出台系列举措。1+N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态势逐步形成,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金枫广告产业园被认定为江苏省广告产业园区。

三是安全监管狠抓落实,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三大安全领域,建机制、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调整市食安委成员,出台文件进一步明晰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以“六个一”机制为抓手,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执业药师“挂证”、中药饮片、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隐形眼镜等专项整治,完成食品抽检任务80163批次,千人抽检率达7.48批次。深化“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小作坊综合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达100%,建成省级餐饮安全示范街7条、示范店506家,“实施学校食堂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被市法治办评为2018-2019年度市关爱民生法治行优秀项目。特种设备监管不断加强。对涉危化品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实行“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对账销号式”落实,排查涉危化品特种设备企业476家、特种设备20335台、工业管道1875公里,查封各类特种设备639台,立案查处70件。推行“三位一体”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发现并消除隐患9385条。有序推进电梯监管改革工作试点。成功举办大型游乐设施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常抓不懈。加强工业产品许可证获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处置“脆皮安全帽”等网络舆情,开展销售船用燃油质量整治。改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方式,完成50类产品2322批次的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91.34%切实做好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

四是市场执法强力推进,竞争秩序更加规范。反垄断调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得到强化。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扎实开展,查办案件153件,案值5255万元,罚没款1064万元。调整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市公检法等部门在昆山召开全市商业秘密保护现场会。全年审查市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增量文件247份,县级政府及所属部门文件384“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利剑出鞘。以打击行霸市霸、开展非法金融专项治理为重点,全系统摸排涉黑涉恶线索56条。价格、广告、网络交易和合同监管更加严格。教育、医疗、供电等重点领域价费秩序进一步规范。广告监测强度和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持续加大,监测各类广告45万条,查处违法广告案件779件。探索建立网售阳澄湖大闸蟹监管新模式,处理违规阳澄湖大闸蟹网店244家;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开展在线问答活动,推进与公安网警、通信部门三方联合备案工作,签署长三角“九市一区”网络监管合作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探索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下的新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获批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试点,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试运行。全系统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11件、各类专利案件501件,办案总量位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中国(苏州)国际品牌博览会。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梳理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权力1186项,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划转。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出台《行政处罚程序和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法指导意见》,市局获评2015-2018年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9年全系统累计查办一般程序案件7295件,罚没款金额超过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149件,案件数、罚没款金额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助力发展亮点纷呈。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市政府成立质量发展委员会。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覆盖15个产业、100种产品、200家企业。开展电梯产业质量攻关,涉及项目20个。完成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报告,组织质量强市考核、企业品牌价值测算、“三个一千”质量人才培育。实施“新星企业”发现计划,发掘培育52家企业获评2019年市质量奖。实施优秀企业孵化计划,助力1家企业获评2018年省质量奖、3家企业获评2018年省质量管理优秀奖。实施标杆企业引领计划,5家标杆企业成为“质量标杆学习基地”。标准化战略加快实施。市政府出台《苏州市实施〈江苏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新增8ISOIECITU国际标准,提出3ISO国际标准提案2项智能制造机器人ISO国际标准获得立项。新增457项国家、行业标准,新增4项省级标准化试点,13项苏州市地方标准获得立项,完成采标318项,推动7091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获批成立,5个全国标准化工作组落户苏州,1位专家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06奖。4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0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全市专利授权量7278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29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力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2家企业实施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11家企业实施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32项、第十一届省专利奖13项。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苏州经验。新增16家企业实施省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7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登峰行动”计划项目、52家企业实施专利导航计划项目,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优势企业35家,5个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挂牌运行,向25家单位发放知识产权运营补贴奖励资金527万元。正式设立运作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完成投资2个子基金,投资5000万元,其中1家子基金投资的江苏北人公司已科创板上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签约6家重点合作银行,引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构落户苏州。开展“蓝天行动”专利代理行业专项整治,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发展。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免费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基础技术支撑不断强化。启动苏州国家质量基础(NQI)基地建设。承办首届中国认可与检验检测国际论坛。市场监管系统各技术机构整合资源、提升能力、改进作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检验检测服务。

六是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开展消费维权热线和窗口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投诉举报热线“五线合一、一号对外”,全年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8.8万件,12315投诉举报中心获2019年全市“便民杯”优质服务竞赛优胜单位96333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2万余起,处理困人故障5500多起,解救被困人员超过1万人次。加强合同指导帮扶,打造“合同助农(企)服务站”。继续实施“诚信计量惠民”“健康计量惠民”实事项目,免费检定市区126家集贸市场7642台电子秤、264家乡镇村级医疗机构4253台件在用医用计量器具、2710家商户10431台在用电子秤,深入105个社区为群众免费检定和维修7471台家用血压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3.15”“食品安全周”“质量月”等主题宣传和服务。编写出版全国首部地方质量文化读本——《精致苏州与工匠精神》。

七是着力推进队伍建设,履职能力得到提升。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市局党组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局党组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全年召开局党组会议28次、局长办公会37次,重大事项都经集体研究决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紧密结合市场监管工作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10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0篇,梳理、落实26个整改事项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及时选举产生机关党委、机关纪委,重新设置党支部。组织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提高党务干部业务水平。开展基层党组织党建体检,突出抓好“三会一课”,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四重四亮”、“对标找差”等专题活动,组织各类树榜样、学先进活动。发展12名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件会议得到有效控减。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严防严控廉政风险,排查廉政风险点146个,拟定防控措施163条,开展无问题廉政谈话200余人次。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开展“清风行动”,出台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公职人员防止利益冲突办法等多个加强廉政建设的文件。切实做好市委巡察后半篇文章,巡察组要求我局整改的27个重点问题全部落实整改。干部队伍建设举措更实。市局完成1名二级巡视员、7名一级调研员、14名一级主任科员、稽查支队2名一级主办和1名四级主办的职级晋升工作,对5家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职调整。完善考核奖评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作为者鼓劲撑腰。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25期,参训人员超2000名,全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相关稿件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